易胜博体育官方网站-欧洲国家队豪取三连胜

  今天接着更新AMCC赛麟穿越美国之旅~

  据说只有2%欧洲国家队豪取三连胜的美国人完成过这样欧洲国家队豪取三连胜的壮举,

  两周,超过5千公里,驾驶纯种肌肉车穿越整个美国,

  期间会迸发出哪些火花呢?

  

  这一站,是从北卡州欧洲国家队豪取三连胜的夏洛特到了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

  途径著名的克尔维特国家博物馆

  

  穿越美国的前几篇,点击回顾:

  1、极品飞车野马终于亮相!AMCC赛麟穿越美国挑战(1)

  2、玩爆一台V8!传说中的“北美蜂王” |AMCC赛麟穿越美国挑战(2)

  3、与死亡相伴的“美国F1”文化 |AMCC赛麟穿越美国挑战(3)

  还有上一篇,推送了AMCC会长leoleo的独特经历:

  4、亲身经历美国警察“缉毒”拦截 | AMCC赛麟穿越美国挑战(4)

  当时AMCC赛麟的穿越车队,由于夏洛特的交通拥堵,后来路上分成了两队。今天就主要讲讲大部队的经历吧

  

  从这张地图可以看到,从夏洛特到纳什维尔还是挺远的,这个路线之所以拐到上面一个叫“鲍灵格林”的地方,是因为那里有著名的克尔维特国家博物馆。从博物馆再到当晚的目的地纳什维尔,大概还有1个小时的车程。

  

  相比起leoleo会长碰到的坑爹经历,

  这边大部队就要顺利得多了,

  或许因为赛麟车队在美国也显得威武十足,路上的车流也会礼让三分

  

  

  这一路经历了从山脉到平原,真的非常的美

  

  而且大家还会在路边风景独特的地方停下来,

  休息片刻

  

  当然队伍里有特别会玩的小伙伴,

  那就要开心多了

  

  相对来说,在美国看到凯迪拉克的双门CTS还是比较少的,基本上大多都是有钱人才会开凯迪拉克,就更不用说V8机械增压的CTS-V了。或许由于近几年美国的经济状况一般,V8并不是人人都能消费得起的。相比之下,价格亲民的2.3T野马、V6的科迈罗、V6挑战者就很常见了。

  

  当时在路上我们的队伍又一次被美国的车迷“尾随”,这次是台3.6的凯迪CTS。

  在美国的洲际公路上,除了加油站,也偶尔会出现休息区,这里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车迷在公路上相遇后,又一起开车到休息区,停下来休息一下,交流几句,这也是公路文化的一种常见氛围。

  

  当然每次到休息区,赛麟的这几头猛兽总是吸引了不少目光

  

  这一路开下来,大家对赛麟的第一印象,除了机械增压的动力凶猛,最明显的竟然是省油!没错,真的很省油,尤其是这台黄色的赛麟挑战者,简直逆天了……

  

  越来越靠近纳什维尔,路上的景色也越来越有特色,随便一张照片似乎都可以拿来做墙纸

  

  到了城市里,陆续也能看到各种克尔维特在路上,估计是前往国家博物馆“朝圣”,真是一幅特别的景观!

  

  当然偶尔还会看到这样拼命的大叔,

  头发花白、不带头盔,开得飞快,脸上都被风吹得变形,

  恐怕只有在美国才会看到这样独特的“风景”吧

  

  克尔维特国家博物馆,我们来了!

  

  

  

  难怪会有那么多车迷来到这里朝圣,进入博物馆周边,这里到处都充满了克尔维特的文化气息:

  

  从1953年克尔维特诞生至今,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充满了故事。

  纪念著名的车手、经典赛车的铭文,几乎成为了遍布这里的历史“遗迹”

  

欧洲国家队豪取三连胜

  

  

  

  

  门口的米其林胖子,

  为啥欧洲国家队豪取三连胜他的眼睛在盯着美女看呢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纳什维尔的克尔维特国家博物馆是个著名的地标,这里记录了从1953年以来克尔维特发展的各种著名历史事件,各类著名的克尔维特车型都有收藏;

  

  

  但是在2015年的2月份,这里发生了一次地震,主展厅的地面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坑,导致不少经典车型都被损毁。

  

  

  后来的时间里,他们一直致力于修复当时被损毁的经典车型,当然还是有大量的车子已经损坏到无法修复……

  当时我们对这个著名的历史事件也做了报道:

  巨坑损毁事件:纪念版克尔维特终于被修复!

  这次终于有机会来到这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大厅里一台c7 Z06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这里就连洗手间也做得别具特色

  

  大厅里的咖啡厅,充满了老肌肉黄金年代的历史特色:

  

  大家一起买票进场,入场票价很便宜。

  成人10刀, 未成年人8刀, 6-16岁5刀, 6岁以下免费。感觉这里更多不是靠卖门票盈利的,更重要的是推广克尔维特的文化。

  

  大部队的时间相对充裕。但是leoleo会长就惨了,那天遭遇美国警察的缉毒行动之后,被严重耽误了时间;最后他们到达这里跟大部队汇合的时候,还剩下20分钟就要闭馆。

  当时前台的老外告诉他们已经停止售票了;后来经过沟通,老外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居然被打动了……

  最终还是拿出了门票,当然没忘提醒,还有20分钟就要闭馆哦……

  当时大部队在副会长老陶的带领下,提前进入了这个神圣的地方

  

  

  

  进门就能看到C1到C7的各种历史大事件

  

  还原60年代的克尔维特装配工厂:

  

  

  还有当时销售克尔维特的“4S店”

  

  

  

  还有赛道上的忙碌情景还原:

  

  

  从C1到C3,哪些才是你的菜?

  两台C1,记得《神盾局特工》里面那台会飞的克尔维特吗?那个就是C1

  

  

  C2,《速8》里大红大紫的那台宽体克尔维特老车就是C2

  

  C2的典型特征是车头跳灯位于车头的边缘,

  对C2感兴趣可以回顾这一篇:《速8》片场的这台老车,为什么这么红?

  

  然后是C3,C3是克尔维特车系之前与之后的完美分水岭。克尔维特C3不仅借鉴了前两作的出色想法,还摸透了当时美国人不再买大只买线条的思维,设计师彼尔构思出”腰峰可乐瓶”车身,这种流线型的车身也对现代超跑的车身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3是克尔维特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是最成功的车系之一,其生命周期居然长达15年之久。

  

  AMCC的外拓部长Andy看上了这台C3,

  这个距离,不知道脖子怎么伸过去的

  

  下面说一下当时的地震,对于这里产生的影响。

  馆里专门摆放了当时地震发生后的巨坑剖面模型,

  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当时掉到坑里的车子都掉到了什么地方:

  

  

  那一次大地震,对这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可以看到还有大量无法修复的经典车型,在这里也变成了历史遗迹。

  

  简直就是暴殄天物……不过这对于克尔维特来说,也成为了历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些被损坏的经典车型都见证了那一刻

  

  当然也有部分车型终于被成功修复的,又回到了展台上

  

  

  其实博物馆里面可以看的东西非常多,在游记里恐怕只能对其中的30%做个蜻蜓点水的概览而已,对于车迷来说,真的值得来看一看。

  在接近出口的地方还有个大厅,这里全都是各种经典的老肌肉,Andy都不想走了:

  

  2002款的庞蒂亚克火鸟TransAM,在这里都算很新的车型了:

  

  记得在《速8》里唐老大也有一台这样的Chevelle:

  

  庞蒂亚克GTO,经典的前脸:

  

欧洲国家队豪取三连胜

  最后的出口处,是个巨大的纪念品商店

  

  克尔维特的各种周边产品,不来这里你都不会相信居然有这么多!

  

  这里还有个有意思的做法,定期会拿出一台克尔维特,大家购买抽奖券,比如1000份每份XX刀。每份的价格其实并不高,购买后你就有一定的机率会被抽中这台车(比如你买一张券,就是1/1000的机率),他们也会定期在官网上公布抽奖的结果。

  

  最后大家离开克尔维特国家博物馆的时候,已经到了晚上。

  也是找地方吃饭的时候了~~

  

  

  也不知道谁找了个屋顶的停车场,本来不是那么现代的纳什维尔,在夜光下也显得很靓丽。各种猛兽排着队,找饭吃

  

  本来还饿着肚子,没想到把这几台赛麟停好之后,大家反而都忙着拍照了

  

  

  

  

  

  当晚找了个当他特色的餐厅,纳什维尔是美国乡村音乐的发源地,所以当然要找一家有音乐表演的地方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又结束了~

  后续还会陆续给大家更新AMCC赛麟的穿越美国之旅

  

  AMCC还有一个服务号,你关注了吗?

  本次穿越美国,由九又二分之一工作室全程随行拍摄:

发表评论